父亲的土地

2022-03-30 18:20:12 来源:华速文学 点击:1

父亲遗留下的书籍、笔记和图画我一直珍藏在书柜中,其中有本泛黄陈旧的田亩登记册,记载着四十年前实现家庭承包责任制时的一段历史,那时刚刚实行分田到户,正式拉开了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。今天再捧起这本小册子翻看,一种对土地的敬畏不禁肃然起敬,带着土地气息的味道和回忆静静涌上心头。

面对“土地”,我其实是空白乏力的,在我有限的词汇里,找不到比较准确的词语来表述它,更何况是父亲的土地。土地又是一个很简单的词语,在我的印象里就是“笔尖子”、“三斗丘”、“长升子”、“方”和“达地”等等这些只在我出生的山村里村民口口相传的一些地名,这些地名都是父亲曾经耕种过的田地,这些也是我对土地的最初认知,是我家的土地。当我提笔想叙述它的时候,因为父亲的离去而感到它的深刻与沉重。

翻看父亲这本四十年前在生产队登记造册的田亩册,所有的数据详实、准确,字迹工整、有力,一丝不苟,透过泛黄的纸张,依稀看见一群刚刚分到田地的农民在田埂上欢声雀跃,大家仔细的丈量土地,敬畏之意写满每个人的脸庞,不错,土地就是他们的生命。

我出生在洞庭湖畔一个叫李安富的地方,村的北边是武陵山余脉的天井山,站在天井山顶上向东南方展望,天地交汇处便是举世闻名的长江和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了,这片土地肥沃自古便有“湖广熟,天下足”的美誉,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”,我们在土地上播下一粒种子,回报给我们的却是一堆果实。当我还年少的时候,便跟随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匍匐在这块土地上了,每当农忙季节来临之时,在广袤的土地上,劳动的号子和隆隆的农机声像音乐家弹凑的旋律,和谐动听。不论春种秋收,还是犁耕锄耙、插秧收谷,我们在泥土中播种、收获、成长。父亲总会说,“只要有土地,只要人勤快,就不会饿着肚子。”。土地无言,却用肥沃养育我们,一代又一代,生生不息,延绵不绝。

我感受着土地的无私、慷慨和包容,品尝着土地带来的瓜果香甜,也品味着耕作土地的辛酸。二十岁时我努力挣扎着甩掉浑身的泥土离开家乡,二十年来奔波,却依然忘不了父亲终身守护的这方土地。父亲躬身劳作,寒来暑往,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过父亲的身影与汗水。我清晰地记得春雨过后的稻田,绿色的秧苗在春风里荡漾,带着父亲无限的希望;也清晰地记得秋日里耀眼的金黄,丰收的喜悦悄悄爬上父亲的眉梢。白云蓝天下的棉花地里蕴藏着寒冬的温暖,金光闪闪的油菜花海里有着美丽的传说,成片成片的西瓜田里滋养着甜蜜的幸福。在这片纯情的土地上,生长着乡音乡情乡愁,生长着五谷杂粮,生长着微薄的希望和最真实的人生。坚强、质朴的父亲为我们树立着光辉的榜样;慈祥、勤劳的母亲为儿女们孕育了善良的本性。

兴衰更替,有新生,也有逝去,只有土地依然永在。或许我对土地的认知是肤浅的,土地的承载,远远超出我的想象。当父亲归葬到他生前多次提及并自己拓荒的“达地”时,我才理解父亲的土地……生于土地,归于土地,就是他对土地最朴素的情感和眷恋。

我思念生我养我的那方土地,感恩土地的馈赠与无私,激励我继续前行。当我回望她的时候,我仿佛又看到了我的父亲,他蹲在地头,一双粗糙的大手,饱含深情的目光正俯视着刚种下的新苗。

版权作品,未经《短文学》书面授权,严禁转载,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。


永州可靠的癫痫病医院是哪家
合肥的癫痫治疗医院哪家正规